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萬聖節入侵!


看遊行看得很專注的噗們
滿街都是小孩,不只有糖可以拿,遊行停滯等待的時候,想玩,隨便找都有伴

一個基隆的朋友說:「每個基隆的孩子都是看過這些才長大的……」

我說過我想寫一個「我家噗們不過萬聖節──我們過XX節」系列,但遲遲未動筆,十月眼看萬聖節就要到了,我特地去問大噗的老師,學校裡有什麼萬聖節的活動嗎?老師說沒有,但本學期的主題是「吃」,她們要帶著小朋友「開餐廳」,小朋友提議餐廳名稱和餐廳類型的時候,六個提案裡只有一個跟萬聖節、跟鬼怪無關,老師一再地問「開這樣的餐廳,萬聖節過完時,怎麼辦?」小朋友當然不在乎怎麼辦,所以老師也只好從善如流……
我問大噗:「萬聖節是什麼節?」
大噗:「鬼節。」
「哪裡的鬼節?」
「……」
大噗答不上來,我反而慶幸,還好他沒回我是東帝士(基隆在地賣場)的鬼節,記得中秋節剛過,泳裝特賣的櫃位被撤下,萬聖節商品就補上了。
萬聖節在台灣是沒有底蘊的東西,在生活中沒有脈絡可循,反正時間到了,大賣場、百貨公司自然會提醒你,這種商業帶來的間接文化傳播,這些年越演越烈,搞得像是船貨崇拜Cargo cult一樣。
我又問大噗:「萬聖節跟我們這裡的什麼節一樣?」
大噗:「中元節。」
「那Jack-o'-lantern像我們的什麼?」
「老大公燈。」
「那Trick or Treat像不像我們中元節遊行那晚拿到糖果和主普壇前普度『施食』(丟糖果給台下群眾)一樣?」既然大噗進了學校,「無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萬聖節,那我就很刻意地拿萬聖節和中元節做對比。
今年基隆在地團體「基青陣」在中元節裡做了很多努力,我跟著他們的腳步,帶著兩隻噗們從「起燈腳」到「關龕門」走過一次,當然有很多活動只在螢幕上參與,比如「開龕門」、「放水燈頭」、「關龕門」等等,我是不信什麼「小孩年紀小,容易『煞』到」這種事,但真帶去現場,我肯定會被家裡確信其有的老人家罵到臭頭,就說中元節不是萬聖節那種「沒有底蘊的東西,在生活中沒有脈絡可循」的節日,它就真真實實地存在在人們的精神信仰和日常生活之中,老人家可以絲亳不在意,甚至興味十足地看著小孫子們「變鬼弄怪」地上街要糖,但怎麼也不願孩子犯了忌諱,得罪了本該敬之、畏之的「老大公」。
都說先入為主,在噗們接觸到萬聖節之前,我們先好好地過了一回中元節,然後我們拿對自己中元節的理解去看萬聖節;所謂的「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其體現方式之一,不就是以自身的文化為主體去看人類文化的普同現象?(對鬼怪的崇懼是人類文化的普同現象之一)
在這個「文化被包裝成商品來銷售」的世界裡,很難自外於聖誕節、萬聖節……但做為人、做為媽媽,我還是可以做點什麼,人是有施為能力的,能與環境產生有機作用的,而媽媽更是每一個文化的濡化裡最重要的角色。只要我們年年都好好地、鄭重地過屬於自己文化裡的中元節(尤其噗們是基隆的孩子),管他什麼萬聖節、百鬼夜行……那些熱鬧、喧騰的皮毛、儀式,就當是一種反觀自身中元節文化的切入點吧!
拿Tizzy Bac的歌名〈如果看見地獄,我就不怕魔鬼〉來照樣造句……
如果有過中元節,我就不怕船貨崇拜的萬聖節!
如果有過天公生,我就不怕商業洗腦的聖誕節!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我不買臍帶血

這是寫於2015年10月27日,一篇關於臍帶血的舊文,文中所提及的資訊是基於2010年懷著大噗的時候所做的功課,在此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醫療科技和法規都日新月異,文章內容純屬個人觀點,請自斟酌……

第一點 關於造血幹細胞

其功能在造血,所以應用層面在:

a 血液類疾如血癌
b 免疫類疾病如紅斑性狼瘡
c 新陳代謝類的疾病

造血幹細胞的來源:

a 臍帶血:臍帶血配對率高,只要HLA達4/6以上即可考慮配對
b 骨髓:骨髓配對率低,要HLA達6/6全配才可移植
HLA與父母至少有3/6匹配,兄弟姐妹間則有25%的機率達到6/6全匹配(是以有《姐姐的守護者》這樣題材的小說),也就是說業務話術什麼「既有的臍帶血庫,是可以用,但配對率有多低、有低」的話,只是部分事實,事實是「臍帶血的匹配當然不是隨便找就有,但也不是業務唬爛你的低」,不嚇嚇你,你怎麼會掏錢出來?

以臍血為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其使用的局限性:

a 需移植臍血時,通常表示已帶有不良基因,將含有不良基因之臍血移為自體是無意義的。
b 臍血採集的份量只適用40公斤以下,單份臍血恢復時間久風險大,雙份不同之臍血移植使排斥現象更複雜,風險更高,再者幹細胞增生技術(就是把同一臍血變成兩份那麼多)還在動物實驗階段,離臨床還有很長一段路(以我對新聞的關注度,這五年應該是沒大進展)。

第二點 關於間質幹細胞

間質幹細胞就是可以分化成各種細胞的細胞,是以叫做「幹」細胞,就是取其「由幹分枝」之意,理論上幹細胞是萬能的,要神經細胞長神經細胞,要肌肉細胞長肌肉細胞,但幹細胞這事,目前還是上帝管的,什麼再生與未來組織工程比第一點的造血幹細胞增生技術還要「科幻」,就想想,吳淑貞現在站起來了沒?

第三點 關於人

私人臍帶血公司屬經濟部管的,但HLA的配對移植屬醫療行為是衛生署(現在應該叫衛福部)管的,業者都宣稱只是代管機構負責保存而已。
保存和配對移植之間的管理呈真空狀態,保存到什麼條件之上才會有應用上有效性,條件和數據都還沒個定論,比如有的研究是以有核細胞有的以活性,那多少數字以上會有多大比例的移植有效性?以有核細胞為條件,公庫的條件是8億個,五年前私人臍血公司的條件只保1~6億個,那醫學上的臨床有效性數據呢?沒有!

結論:

a 就疾病發生率和HLA的匹配率來看,買臍帶血保存就像在買保險,有機率、有價格,可以計算來決定買不買。
b 就科學發展和人為管理(這點比科學發展還不敢讓人指望)來看,我發現我根本沒有買或不買的依據,花錢買問號,以我家的財力來說一萬都嫌多,大把的銀子只買到自己騙自己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