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發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關於陳昇與劉若英之間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第八》
興於詩:《毛詩序》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立於禮:《禮記•中庸篇》說:「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毛詩序》又說:「發乎情,止乎禮義。」詩發乎情,而止乎禮,發而皆中節,始得溫柔敦厚之旨。成於樂:《舜典》說:「歌永言。」《禮記•樂記篇》說:「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不過九個字,可以寫成上面一串八股文,也可以是陳昇與劉若英之間的故事最精闢的提契。
人啊,心是肉做的,不是機器--按了A,就絕對不會跳出B來。心定的,可能只是愛著A,卻為了B心底的那池春水起了點漣漪;情節嚴重一點的,可能是眷戀著A,卻又放不下B;再離譜一點的,搞不好ABCD……全攪和在一起,這些狀況依法律條件時間重疊性與抉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語,比如:「通姦」「外遇」「劈腿」「腳踏兩條船」「琵琶別抱」「相見恨晚」「還珠明珠雙淚睡,恨不相逢未嫁時」等,語彙之豐、案例之多,讓我私心以為「發乎情」(或者說是「發情」還貼切一點)是生而為人的普同現象。
發乎情了,接下來呢?止乎禮?老實說,還真不多見。
人心是難以控制,但行為該有界限。禮法、禮法,在人治強過法治的時代,之前,《禮記•曲禮篇》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禮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行為準則;現在法治時代(真的嗎?)」淪為形式主義,成為嘴巴上「請」「謝謝」「對不起」等孑遺,而我們所能仰仗的就是法律,但法律的精神是依倫理的最小限度來制定,只能形而下地以肉體層次的通姦與否,做為婚姻關係下的雙方行為是否逾越的界限,形而上的精神情感不受他律性的法律約束,唯有自律。
人心,真的,難以控制。動心或不動心,不是理智可以抉擇;但放不放感情是每個人可以掌握的。喜歡一個人,就該對之以敦厚真誠,知道自己在情感上或名分上無法對等付出時,保持距離才是善待。禮尚往來,往來是一相對方向的交流,怎麼就怎麼」--希望對方怎麼」,就得自己先怎麼」;希望對方別怎麼」,就得自己先別怎麼」。不管情之發與不發,總是可以立於禮或止於禮的。
人類的社會結構未曾全面性的崩解,我想可以歸因於大多數的男女關係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也就是說從統計學的角度上看來「發乎情,止乎禮」並沒有想像中困難,但成為佳話,甚至「成於樂」者真如鳳毛麟角。

陳昇和劉若英兩人之間的「發乎情,止乎禮」,不管是真是假(我一廂情願地相信為真),終歸是他們的私事,外人如我本無置喙之地,但我還是衷心讚嘆這樣的「發乎情,止乎禮」,更感謝兩人的才情,讓一切「成於樂」,我才有《風箏》、《為愛癡狂》《然而》等等的好歌相伴二十年。


下樓談戀愛─劉若英 作者: seemREVERIE ( 垂眸,一場六月雪) 來源: ppt2.cc


劉若英出道15年已獲得了173個大獎,被稱為「最多獎」藝人。然而,這位美麗與才華並舉的女子,36歲了卻還孑然一身。殊不知,劉若英不是不愛,只是愛得太癡,15年來,她其實深愛著一個不能說愛的男人……

他稱她為芬芳的「奶茶」
1970年,劉若英出生在臺北一個非常富有的家族。高中畢業後她赴美國修讀聲樂和鋼琴演奏,並取得古典音樂的學士學位。
1991年,一個好友介紹劉若英認識了臺灣滾石樂隊的著名歌手兼音樂製作人陳昇。陳昇認定出水芙蓉般清純的劉若英是個很有前途的歌手,立即邀請她到自己的工作室工作。這年3月,劉若英來到陳昇的新樂園工作室擔任製作助理。讓人想不到的是,她在工作中悄悄愛上了才華橫溢的陳昇。其實,陳昇也喜歡劉若英。
每天下午的午間茶點陳昇總是點奶茶,大家很好奇:「昇哥,你怎麼這麼喜歡奶茶?」陳昇笑著說:「因為奶茶有奶的芳香卻不像奶那麼膩,有茶的清淡卻不像茶那麼澀,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輩子不會膩味。」陳昇又看著劉若英,半是打趣半是認真地說:「劉若英就像一杯奶茶!」
她雖然不算標準美女,但就像杯溫暖的奶茶,雖然沒有紅酒的高貴典雅,沒有咖啡的精緻摩登,卻自有一種溫潤香濃的芬芳。
然而,除了對劉若英的賞識和憐愛,陳昇似乎沒有更多的舉動,而劉若英又不敢直接向陳昇表白心跡。對於一個2l歲的少女來說,劉若英的感情遭遇是殘酷的,她還沒能享受戀愛就已經失戀了。因為,她愛上一個不能說愛的男人──31歲的陳昇已經是有妻兒的人了。


他遠在她情感的彼岸
為了忘記愛情的痛苦,劉若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19919月,工作室給歌手黃鶯鶯和艾敬錄製專輯,因為母帶沒法辦托運,必須派人送母帶去北京錄製。劉若英為了逃避感情的苦悶,自告奮勇前往。
時值9月,北京秋高氣爽,可劉若英的心裏卻下著失戀的滂沱大雨。圓滿完成錄製任務的那個晚上,劉若英一個人跑到錄音棚附近的一個小酒館喝了二鍋頭,結果喝得爛醉。她借著酒精的力量,給陳昇打了長途電話,可是她依然沒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愛。最終她在北京給陳昇發了一個快件:「或許我永遠無法和你在一起,但我的心永遠追隨你……」這封只有幾句話的信給陳昇不小的震撼。他是喜歡她的,可是他不能給她婚姻,那對她來說太不公平,所以他不能接受她的愛。
劉若英從北京回來後的一天晚上,陳昇第一次約劉若英出去走走。他們走到臺北的新世界廣場,廣場上很多人在放風箏。晚霞中,陳昇凝視著劉若英,良久他歎了口氣,意味深長地輕輕拍了拍劉若英的頭說道:「你是個很有才華的女孩,就像風箏,屬於你的天空很高,你應該自由去飛翔,不要被我給你的天空侷限了。」劉若英堅定地說:「可風箏的線在你的手裏,只要你拉一拉風箏的線,我無論飛到哪裡,都會回來的!」
面對這樣一個真性情女子,陳昇不忍心說出更直接的話去傷害對方,但他的沉默似乎給了劉若英某種希望。
陳昇所能給予劉若英的就是對她事業上的支援和鼓勵,他為劉若英寫下了很多經典歌曲,如《風箏》、《為愛癡狂》。1995年,陳昇又向張艾嘉推薦劉若英演出《少女小漁》。《少女小漁》為劉若英贏得1995年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從此,蟄伏多年的劉若英開始了事業的騰飛階段。很快,她出了第一張歌曲專輯《少女小漁的美麗哀愁》,從音樂製作助理變成了一個獨具人文氣質的「才女歌手」。為了讓劉若英在事業上有更大的發展,1996年,陳升主動中止了和劉若英的合同。劉若英帶著無限傷感和不捨離開了陳昇的工作室,開始了與來自馬來西亞的光良的合作,由於兩人的風格很接近,都是清純路線,很快唱片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永遠只是她的「師父」
2002年,陳昇和往常一樣在臺北舉辦跨年度演唱會。演出結束後,無數歌迷圍著陳昇請他簽名。這時,劉若英含情脈脈地走了過來。歌迷們認出了大名鼎鼎的劉若英,爆發出更激動的喊聲。劉若英站在陳昇面前,當著所有人的面問道:「你能給我一個擁抱嗎?」這一聲懇求像炸雷一樣在歌迷中炸開,人群頓時安靜了下來。只見陳昇遲疑了一下,最終只是用他那厚厚的手掌拍了拍劉若英的頭。劉若英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去,兩行淚水刷地流了下來。她全明白了,他要將與她的一生緣分都寫成「師徒」二字。這麼多年來,劉若英參加了陳昇的每一場演唱會,但是從此她將不再參加了。
此後3年中,劉若英一直非常努力。她除了在歌壇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更在演藝圈大放異彩,在不同的影展獲得多次最佳女主角獎項。除了唱歌、演電影,她還開始了文學創作,2001年她出版了《一個人的KTV》,2004年又出版《下樓談戀愛》。
200512月,劉若英和陳昇同時應邀參加了侯佩岑主持的《桃色蛋白質》節目。
雖然,她已是影后,她的風頭遠遠蓋過了陳昇,但在陳昇面前她就像個不知事的小女孩,始終小心翼翼怕做錯說錯什麼。劉若英跪著把自己的最新專輯送給陳昇,卻慘遭陳昇的拒絕。他批評劉若英說:「CD是歌手用生命換來的,怎麼能隨便送人?」一句話說得劉若英開始啜泣。
主持節目的侯佩岑問陳昇:「你喜歡劉若英嗎?」所有的觀眾和主持人一起屏住了呼吸,沒想到陳昇很直接地說:「我當然喜歡她,否則我為什麼為她做這麼多事情。」聽了這句話,劉若英哭得更厲害了。但是,陳昇接著說:「現在她像風箏,不知已經飄到什麼地方?」劉若英聞聽不禁失聲大哭起來。她孩子般追問:「如果我飛遠了,你可以拉拉線啊,風箏的線永遠在你的手裏!你一拉線,我就會回來的!」陳昇沉默片刻後說:「可是,我找不到線了!」
這期節目其實是給劉若英的,陳昇作為嘉賓參加,他們多年師徒,且很久沒見。但實際上主角從頭到尾變成了陳昇,因為劉若英一開場就崩潰了。整個節目,她根本沒有辦法好好說話,只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她喊他師父,可大家都看得出不僅僅是師父。陳昇講話的時候,她抬起淚眼一瞬不瞬注視他,百轉千徊。
陳昇的話並不多,字字掂量。他所有的話都是對著劉若英說的。他說:你不要把自己的專輯貿然送人,這不是名片,也不是你嫁入豪門的跳板。它是付出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精神在裏面的,不可以隨便送給別人。他說,一個有天分的女人,試圖想要做強人,其實是蠻苦的。他說,當在亞太影展,劉若英成為影后之後,我就對她說,你可以離開了,不要再黏我。你有你的夢,我有我的事情要做。我會是那種永遠都讓你找不到的爸爸,而不是一個每天問你是否回來吃飯的爸爸。你不會找到我的。他說,你一個女人,永遠不要對別人和盤托出。因為你將來是要嫁人的。如果都交出去了,那麼等結婚的時候,還拿什麼留給你丈夫?
在節目裏他拿了一杯紅酒,偶爾喝一口,當劉若英哭到進行不下去時,他就說,給你們唱首歌吧。「奶茶要聽什麼?」劉若英說,「風箏。」於是助理彈吉他,他伸著腿慢悠悠唱:因為我知道你是個,容易擔心的小孩子。
他很少看她,看,就很專注。她一直努力忍著眼淚。「我是一個貪玩又自由的風箏,每天都讓你擔憂。」聽到這裏劉若英猝然一笑,表情可憐而失措。當最後「所以我會在烏雲來時,輕輕滑落在你懷中」時,陳昇做了一個小小的張開翅膀的手勢。劉若英眼淚嘩啦掉下來。
陳昇說,她挑《風箏》這個歌是有道理的。「我記得她有一次在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打電話回來給我,說她在甘肅省的銀川,她是和鈕承澤一起去拍戲。那時候電話不是很流行。我接到電話是在辦公室,她說她跟鈕承澤開車開了四五個鐘頭才找到一個電話,然後打回來,跟我報告說「我很好,我很好,我很好。」──銀川。那麼遠。後來我就把地圖攤開來看,在辦公室,在地圖上找,甘肅省銀川,這麼遠。所以她挑那個歌,風箏。她一開始就跟我說「如果,我有問題,你可不可以來找我?」老實講,蕭言中,她跑那麼遠,我們怎麼接得到呢?……你知道,像小孩子拉風箏,奶茶已經跑那麼遠、跑那麼遠、跑那麼遠……風箏掉下來的時候,我們都沒有辦法接到了。佩岑,我接不到了,我接不到……陳昇搖著頭,聲音很慢。「我接不到了。」
劉若英狂哭,語無倫次:「可是那根線還是沒有斷啊,它還在,它還在你的手上啊,就算我掉下來了,你還是可以拉著那根線,一直找找找找找……就會找到我在哪裡啊。」陳昇微笑看她說,「你白癡啊,怎麼可能呢?」
整個節目裏陳昇語氣起伏最大的一段話,是說劉若英的戀愛。他說,「我覺得只要是一個女生,就應該有一個囉哩八嗦的、或者是個討人厭的傢伙,隨便,隨便一個,去保護她。隨便就好了──隨便!只要有一個人可以去保護她。司機老王啊或者什麼的都可以,隨便,可是,你現在是怎麼了呢?」──他對劉若英伸出雙手,質問她:「你現在是怎麼了呢?全世界的男人都死光了麼?這是我最介意的一件事了!」劉若英茫然失笑,無言以對。她垂下的眼睛裏有絕望。或許她在想,「既然應該有一個男人來保護她,既然是隨便、隨便的一個就好,那為何,不可以是你呢?」這種聽起來關切至深的言語,其實包含了多麼置身事外的拒絕在裏面。它不會令人寬慰,只會徹底心碎。
我很少看到這樣失控的採訪場面,掩飾的情感,深切的期望,刻意的距離,自始至終的眼淚。劉若英如果不是在哭,就是冒出突兀的傻笑,或者環顧左右而言他。她的緊張和手足無措十分明顯。她一直對侯佩岑說,我們很久沒見了。我都很少見到他,他不肯見我,也不肯來聽我演唱會。他都不要見我。
陳昇說,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事要做。我的事情還沒有做完。你不會帶動我的,你今後要去的任何地方,其實都不關我的事了。你不會找到我。
陳昇說,好了,我給你們唱歌吧。都不要哭了。他在前奏階段時候很認真的豎起指頭,對侯佩岑和劉若英說:「不要再打擾我,OK?做完這期節目我就閃了,佩岑,你不要再叫我來了,我很忙,我要去做我的事。奶茶,你也去忙你大陸演唱會的事。我們大家再見,好嗎?」劉若英扭過頭,勉強笑。


陳昇定定的看著她唱:
送你到火車頭
回頭我也要走
雙人放手就來自由飛,自由飛
不是我不肯等
時代已經不同
查某人嘛有自己的想法
你要保重啊
等來是一場空
查某人嘛有自己 的願望
辜負著青春夢青春夢


奶茶還是哭。
侯佩岑問劉若英,「奶茶,你可不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女人聽到他講話,就會沒有辦法控制要哭?」劉若英說:「我覺得是這樣,你看到他,你就會覺得原形畢露,你覺得你做任何補妝啊、弄任何外表的東西,都會覺得自己很虛偽,很假。因為他太真實了,他是關心人心裏面的東西。所以我常常覺得我和他之間是沉默就可以了。前幾年,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拼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會去開車去他在的地方,走進去,他看到我,就摸一摸我的頭。然後我就好了,我看到他我就覺得我好了。我就走了。」
陳昇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拿出口琴唱了最後一曲《然而》。
然而你永遠不會知道
我有多麼的喜歡
有個早晨我發現你在我身旁
然而你永遠不會知道
我有多麼的悲傷
每個夜晚再也不能陪伴你
有一句話我一定要對你說
我會在遙遠地方等你
直到你已經不再悲傷
I want you freedom like a bird


劉若英含淚和他一起唱:I want you freedom like a bird……陳昇唱歌時,始終微笑看著她。這是最後一曲,唱完,就會離開,從他的表情裏可以看出他的決心。
劉若英最後說,「這麼多年來,他對我講的話我都記得。有時候我也恨自己,為什麼沒有辦法跟他一樣都做得到。看到他,我就會覺得很慚愧。但是真的我都有記得。真的!」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複雜v.s.簡單

做為一個「不事生產」的家庭主婦,我還是參與了經濟體系裡很重要的一環--終端消費,我主管了賴府life裡舉凡吃的、穿的、用的等等項目的大部分消費,務期以最小的機會成本謀取最大的消費效益。所謂成本不只是金錢,還可能是商品背後所取用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成本;而效益更不是經濟學課本裡簡單的數量多寡,還包括了品「品質」二字看來雖然簡單,但任何事只要牽扯到好與壞的價值判斷就沒有一件是簡單的,打兩個比方:一顆高麗菜是菜葉完美的好還是蟲蛀斑斑的好?菜葉完美的合理懷疑農藥很多,蟲蛀斑斑的雖然可能沒那麼多農藥,但真的很醜啊,同樣是魚,要買海裡野生的還是養殖的?海裡野生的有重金屬污染的風險(更不要說成本方面對海洋資源的濫取),養殖的有用藥殘留的風險!總說經濟學是一門「選擇的科學(science of choice)」,做了家庭主婦才深深體會,儘管只是柴鹽但要認真起來,一把算盤打得叮噹響,其殫精竭慮的程度惶而不讓當年上班「從事生產」之時。
從前的農業社會,要吃一把菜到自家後園裡摘,要不就跟鄰里「禮尚往來」「互通有無」;現在要吃到一把菜,必得經過層層「剝削」,就算直接跟小農買,也少不得物流的介入。一直想把日子過得簡單,但現實是這個世界已經不容我簡單。
目前所使用的是一支「智障」型的手機,幾次掉進馬桶後,越來越「兩光」,而賴老爺的手機也老態龍鍾,電池開始出現問題了,是準備要換手機的時候了。從來不覺得我有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需求,所以堅守著「智障」型手機的陣營,但……
在手機市場裡,智慧型手機早已到達消費者的pricing sweet spot,所以戰火在智慧型手機之間如火如荼地延燒。「智慧」與「智障」之戰則早已落幕,智慧型手機佔了絕大部分的市場(現在正在「內戰」中),而「智障」型手機則穩據銀髮族的特殊市場;當一款商品因其特性而佔據某特殊市場時,就表示它吃不了別的市場,可是別的商品也別想打進它的市場,「智慧」與「智障」兩者處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不再打仗,認輸後自甘於銀髮族特殊市場的「智障」型手機也不再有讓價的必要,訂價策略忠實地反映成本。
終於,我買不到零元手機了。
以我的通話量,一支「智障」型手機要花我800大洋,但在智慧型手機裡,因為內戰還在廝殺讓價的款式,5000元不到就有了。就絕對利益來說,當然還是「智障」型手機實惠,但以比較利益來看,智慧型手機讓我第一次心動。
二哥、二嫂很熱心地分享他們研究了一個月的購買心得,我自己再看一下型錄,突然間我明白了當年我阿嬤面對電視遙控器和與烤箱二合一微波爐時的那種茫然。
太多選擇,世界不再簡單,我還需要一點心理準備,才能跨入「智慧」的世界。
不過,轉念一想,好像也沒那麼複雜,以我每一支手機都要掉到馬桶裡(而且是好幾次)的慣性,我從標榜可以撈金魚的sony裡,找一支IPx8、價格最「廝殺」的就對了。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totoro教給大噗的自然課

大噗的龍貓熱延燒不退,生活中無處不是totoro的影子,學totoro抓癢、學totoro大喊召喚貓巴士、跪在地上爬假裝自己是貓巴士、學小梅拍打makkuro kurosuke、洗澡時學小梅踩水、拿收音機的方型天線假裝是古早的電話,學satsuki chan打電話給爸爸說媽媽生病了(老娘明明人好好地站在他面前)、老覺得自己是satsuki chan姐姐,兩隻手各抓著一只拖鞋,滿屋子亂跑地找小梅、學tororo作法,蹲下站起來,讓acorns快快發芽。
投其所好,我向大噗介紹了totoro的傘--姑婆芋。

 繼續又延伸閱讀了信誼出版的《借你一把傘》。
小兔子的傘可妙了,可以一邊遮雨一邊吃,書末剩沒幾根。
一直覺得楓香的蒴果長得很像makkuro kurosuke,還沒看龍貓之前,大噗對那黑黑刺刺的小球敬謝不敏,連近看都不肯,想趁著這股龍貓熱,再次介紹給大噗,無奈社區掃得太乾淨,楓香樹下連葉子都很少,壓根兒撿不到果子,後來終於在忠孝東路頂好商圈前,撿到了一顆,這回大噗如獲至寶。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秋食栗

我愛吃栗子,在我看來,同是入口費工的秋冬物產,蟹我所欲也,栗子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蟹而取栗子者也。(當然,二者得兼,最好不過。)
食栗是每年秋冬一大樂事,懷著大小二噗的那兩個年尾,我更是有恃無恐地狂啖。大概是打娘胎裡就深知栗子的美味,今年年尾就要滿三歲的大噗開始懂得爭食,卻又不能夠自己剝栗,全靠我剝給他,只是我剝的速度幾乎要趕不上他吃的速度,只能趁著大噗來杯鮮奶歇口氣時,趕快自己塞個兩顆,常常剝了一整斤的栗子,自己吃不到四分之一。
常想:我上輩子應該是隻松鼠,而且是隻作威作福苛刻虐待自家長工的松鼠;欠人的總是要還,這輩子只好當奴婢,反過來剝栗子給投胎來當我兒子的長工吃。
好怕:明年、後年,當小噗再大一點,也加入搶食……


又,今年栗況:
菩提心一般栗,半斤90,一斤160;好剝,甜、鬆。
信義市場一般栗,一斤100
信義市場日本珍珠栗,一斤150;不太好剝,甜、Q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立冬補嘴孔之甜點--紅酒燉西洋梨

紅酒放得有點久,單寧酸都沈澱出來了,不過梨倒是一樣好吃。
時間越來越寶貴,打算將煮飯化零為整,變成每月集錦,說是這麼說,不過每月集錦的創刊號,從八月拖到現在已成季刊,持續難產中,只好派特刊先上來。
賴府life的紅酒燉西洋梨生於因緣際會,本是在超市做尋常採購,一不小心看到西洋梨特價--十顆九十九元,二不小心又想到家裡還有半瓶從人家婚宴上「外帶」回來的紅酒,合該就是紅酒燉西洋梨!於是轉到調味品區,再拿了一小罐肉桂棒,回到家,將五顆梨削皮、去核,不求賣相意在入味好吃,所以剖成四瓣,放入鍋中,加入那半瓶的紅酒、一百五十克的砂糖(我肖屬螞蟻)和一小根肉桂棒,要開火了,才想到少了檸檬,正猶豫著要不要將就「少了那麼一點酸」時,突然瞄到餐桌旁一球球的綠--就用椪柑來瓜代吧!再加入半顆的橘子汁後,小火煮十分鐘,接著熄火、上鍋蓋,讓西洋梨繼續爛到軟化,待涼、裝入保鮮盒、放入冰箱,像滷蛋、牛肚、牛腱一樣「冷滷」,約一兩天後,入味可食。
紅酒、肉桂,一整個就是大人口味的冬季甜品啊!儘管我再三推銷:「別看它不怎麼樣,把它片薄了、盛在漂亮的盤子擠點鮮奶油花鮮奶油花上再插個兩片薄荷葉,在那種『貴婦下午茶店』裡,一顆少說賣你個兩百大洋。」但賴府life裡的另一個大人就是不賞臉,連嚐一口試味道都不願意。呵,也好,五顆紅酒燉西洋梨,全讓我一人獨享!
立冬當然要補嘴孔,沒有例外,今年是一鍋十全大補雞湯,不過有了紅酒燉西洋梨,就不覺得有為那鍋雞湯寫篇煮飯文的必要了。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Have you seen my duckling?》


介紹一本我和大噗都很喜歡的繪本,Have you seen my duckling?
這本繪本如何好?一來,它是大獎肯定過的作品;二來,它的精采,只要打開它、仔細地讀完它,就會知道;實在無需我妄言,我要介紹的其實是書裡的自然觀察。
每次讀完這本書,除了必然揚起嘴角的會心微笑之外,我一直對書裡各種動物的特徵和細節描繪印象深刻。這些年來讀繪本的經驗,讓我知道這些看似簡單的圖面、情節之後,繪本作者用心之切、用功之深,於是合理懷疑這些富含特徵和細節的動物圖像跟埃及的壁畫一樣,在真實的世界裡皆有所本。
查了好久,真的!一隻一隻有名有姓,微妙微肖!長見識了。

綠頭鴨mallard


東部虎鳳蝶eastern tiger swallowtail

綠簑鷺striated heron

油彩龜painted turtle

鯰魚catfish

河狸beaver

蠑螈salamander

鳯頭鷿鷉(ㄊㄧˊgreat crested grebe

兩本粉紅色舊作

該感謝對岸盜版的猖獗嗎?
《真愛不找碴》、《處男終結計畫》這兩本把出版社給寫倒了的粉紅色小說,竟然還以另一種網路電子書的形式活著。
《真愛不找碴》
《處男終結計畫》

仔細一看,更覺得陌生,什麼永遠的那天,她遇見了生命中獨一無二的可愛電車男……」還有「從職場鬥到情場,從訂單搶到床單……
把書翻出來,欵……還真的是封底的文案,怎麼當年都沒注意到?
是說寫得出這麼才情、如此妙不可言的文案的編輯兼老闆,怎麼會把出版社給搞倒了?(嗯,出版社會倒,就算我有錯,也絕對不是我一個人的錯。)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2Y9M賴大噗讀書

本月新歡:

《Paddington SUITCASE》(9780007251940)
《小雞逛遊樂園》
《媽媽買綠豆》
《龍貓》(9789861767505)

為賴肥記錄--語言發展(九)33M

131027/33M
  • 幾乎完全進入電報式語言階段,少有單字辭或雙字辭的表達方式了;最長四個字串:弟弟+在玩+噗噗的+椅子(閩南語);依語言種類的掌握程度:閩南語>英語>國語>西班牙語。
  • 閩南語使用狀況:只要講得出來的,少有文法上的錯誤,很是精進的電報式語言,雖然還有很多東西無法表達,比如:時態、連接詞(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等等),字彙量也不足以覆蓋生活經驗,常常問媽媽:「那是什麼?」(媽媽常搞不清楚大噗到底要問什麼,所以老是反問:「什麼是什麼?」)但說得出來的都很完整,使用語境也都正確。
    • 「緊睏」「緊呷」,被媽媽催多了,偶爾也管起別人,這個別人,大多是弟弟,偶爾是媽媽。
    • 大噗:「妳在唱什麼?」姐姐:「快樂的歌聲」大噗:「不曉唱。」沒主詞,應該想表達的是大噗自己不會唱吧?
    • 「噗噗自己爬」,會用「自己」這個詞。
    • 「聽嘸」,跟阿嬤講電話時,這麼回話的。
    • 「嘿啊!」這陣子常用這句以一當百做一切的正面回應。
  • 英語使用狀況:
    • 很標準的電報式語言,常常缺動詞(更別說動詞變化了)、沒有複數形,從來就不見介系語。使用語境正確,但能表達的範圍比閩南語小很多。
    • Here?」使用第一階段的問句形式--揚高尾音。
    • Please!」倒在床上,假仙爬不起來時,總會這樣對媽媽喊。
    • Hello guys!」習自韓國卡通Tayo的招呼方式。
    • See you soon!」習自英文版Pocoyó的招呼方式。
    • Do you see (the) train?」當一個句子在使用了,會代換動詞see/hear;沒有冠詞;會代換名詞,但中英間雜,變成「Do you see 車(閩)」。
    • 媽媽:「Have you been to 東帝士today?」大噗:「Yeah!」媽媽:「What do you buy?」大噗:「hmm......some toast.。媽媽:「Okay, what else?」大噗:「hmm......some......some......some不出來了。跟卡通學的一副痞子樣的「Yeah」,氣死老娘,怎麼也改不回「Yes」。
  • 國語使用狀況:學爸爸:「亂七八糟」「莫名其妙」,知道是罵人用的,每次用起來都特別高興;還有從電視聽來的「大統」「馬英九」「馬總統」。
  • 發音
    • /f/還是發不出來,變成/h/small」還是會把「s」吃掉變成「(s)mall」。
    • 更妙的是「Sito」(卡通Tayo裡,其中一隻巴士的名字),總會加油添醋變成「Sitio」,是怎樣?客家人嗎?

(此段記錄於131031

孩子的爹……


散場後等著拍照的人龍排得老長,不要說老爺,就是我也不想等,決定從側邊拍拍就好。
只不過老爺拍成這樣也太沒誠意了!
說起孩子的爹……唉。
想帶大噗去看朱宗慶的《豆莢寶寶彩虹夢境》,卡在小噗年紀實在太小--花錢買票不打緊,怕是在劇院裡「灰」起來,所以只買了兩張票,請老爺帶著大噗去看人生的第一場戲,老娘揹著小噗在外面等。
中場休息時,我問大噗:「喜歡嗎?」
大噗點點頭。
「高興嗎?」
大噗再點點頭。
「還要繼續看嗎?」
大噗又點點頭。
嗯,這樣就好。
倍感欣慰之餘,我又問老爺:「你呢?」
「快睡著了。」
XX咧!這是兒童的打擊樂耶!我坐在外面都覺得吵了,你在裡面居然想睡覺!

賴府life從一隻噗變成兩隻噗後,我深切地體會1+1>2」,有時甚至是「1+1≈∞」。常常小噗還沒奶睡昏去,大噗就已經抱著書等著睡前共讀,這種時候爸爸就得跳出來頂著,因為爸爸沒奶給小噗,所以就只能認領大噗的共讀。
有一晚,給了大噗一本新書《螞蟻》,讓父子一起讀。老爺唸著唸著,本來一直是「螞蟻……」變成了「蜜蜂……」,我想蜜蜂和螞蟻同是社會性很強的動物,《螞蟻》裡提到蜜蜂也屬正常,想不到螞蟻從此不見,從老嘴裡唸出來的全是「蜜蜂……」,這下我很確定:老爺晃神了。
「喂!喂!喂!螞蟻!」
「對不起,對不起!螞蟻……螞蟻……『蜜蜂』……
「喂--螞蟻!」
「喔喔喔,對,螞蟻……
是怎樣?螞蟻和蜜蜂是有這麼難分辨嗎?
又一晚,和大噗一起讀《鱷魚放假了》,唸了一半,沒睡熟的小噗醒來討奶,換老爺接手續讀。我一邊餵小噗一邊聽父子共讀,只聽得書中詞句越來越熟悉,由於這也是一本我沒事先讀過的新書,我猜想這本《鱷魚放假了》和《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一樣,採取一正一逆的情節發展和依序重覆的節奏。倒是老爺自己越唸越遲疑,劇情發展越來越不知所以然,我開始覺得奇怪,但畢竟書不是我在唸,我也不好說什麼。最後,唸書的聲音停了,一片悄然中,我還在想老爺怎麼不像平常一樣,急著要睡、催促大噗把書放回去?
突然,老爺一陣驚呼:「為什麼封面在這邊,不是都從這邊翻的嗎?」
……」能說什麼?畢竟這也不是一般人能辦得到啊!
想了想,只能說,還好兒子們還有我這個娘。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賴府life二三事

阿嬤從台中打電話來:「阿嬤找一天去基隆玩,好不好?」
大噗在媽媽的明示之下:「來趣頭,一起。」
阿嬤:「為楨愛吃什麼?阿嬤買給你。」
大噗想了一下,自己回答:「飯、麵包。
……
這是什麼回答啊!
事後,覆述給老爺聽,老爺說:「果然就是阿爸的兒子,古意啦!」


老爺說要買行車記錄器,嚷了一兩年了,還沒買。有鑑於這年頭「助跑姐」或「盜壘伯」這種瘋子越來越多,前兩天我又提了:「欵,該買個行車記錄器了吧?」
老爺:「嗯。」
我:「嗯?是什麼意思?是要買,然後我去買嗎?」
老爺:「最近很忙,妳去研究看看啦!」
我:「XX咧!你這是用助理小妹的薪水,聘秘書,做特助的工作。」
老爺:「為什麼是秘書?」
我:「秘書不都一不小心就上了老闆的床?」
老爺:「真敢死,生眼睛沒看過沒化妝、也沒穿吊襪帶、連最基本的假睫毛都沒戴的秘書。就吃老闆、睡老闆這點屬實。

我:「……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身邊帶著兩個孩子時……

帶著兩個孩子在身邊,不比單身之時。

先是我……
131008
因為需要一對電腦擴音喇叭,所以掐準時間帶著大小二噗到市區裡的燦坤,打算一買好就和下班的老爺一起回家。結果東西買好了,老爺塞在路上還沒到,於是利用那三、五分鐘的空檔,為我的下一台電腦做點研究。
我看到一台MSI 19.5吋的AIO一萬五千大洋有找,沒耐性細看規格,我先碰了碰螢幕--非觸控的,也好,雖然大噗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iPad可以滑,但滑一台19.5吋的,應該也沒比較好;接著我繞到屁股後面,看了半天找不到任何可以壁掛的可能;然後我又稍稍退了一步,從側面端詳了整個機殼的設計,高度懷疑著未來在大小二噗也加入「使用」的狀況下,它能夠屹立不搖;最後我忍不住搖搖頭,免了,免了!
大概是脫離了商場瀏覽模式,在特定產品前站了太久,店員來了。年輕的店員弟弟對我客氣地笑笑:「這台也是電腦喔。」
啊?什麼意思叫「這台也是電腦」?難道那是一台電視嗎?
我承認現在的我的確是和一般客群不太一樣。我重機構,不過我要求的不是蘋果或SONY的那種工業設計感;我希望一台電腦可以很compact,但要能「黏」在牆上或桌上,最好是拔不下來,做不到拔不下來,那至少也要做到「不輕易地就摔到地上」,而且由於使用環境相當惡劣,到處充斥著各種糖果、飲料、餅乾甚至是屎、尿,所以如果能夠再來個IP65以上或是其他軍規等級,那就更理想了;至於其他什麼CPURAMHD等規格,我是不太在乎啦,反正短時間內我大概也只會拿電腦來上網、做文書處理而已。
儘管在選購一台電腦時的考量有所不同,但親愛的店員弟弟啊,這並不代表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媽媽會不知道「那也是一台電腦」。哼!不過就一台All-In-One,沒什麼好不懂的吧?



接著是老爺……
131009
就在在燦坤被瞧扁了的事件之後的隔天,有事,全家跑了一趟台大校園,事情辦完了,我就順便在台大小福的郵局給網路購物的交易匯款,老爺帶著大小二噗在附近晃晃。款子滙了、本子也刷了,再找到賴家三位老爺、少爺時,老爺劈頭第一句:「台大福利社,不是學生或教職員不能買。」
「你怎麼知道?」
「他們大概是看我帶著這兩隻噗,所以要我出示證件。」
「喔。」
難得進一趟台大校園,老爺好像很興奮:「要不是帶著這兩隻噗,搞不好還以為我是台大學生,就不用看證件了!」
啥?!台大學生?
我看看老爺,滿臉沒剪乾淨的鬍子,還有一顆超過一百公分的肚子……
還台大學生咧!真敢講!
「對啦,對啦!不用看!校工當然可以進去買!」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記帳

我生長在一個母親兼管家庭與生意財務大權、父親連提款卡也不會用的環境。長大後,一個學長苦口婆心地再三勸誡:「女孩子若要命好,就不要管錢。」有錢管又管得好,也不過落得「應該」兩個字,萬一遇上沒錢管的時候呢?基於對財務狀況的了解,為家中眾多待哺之口煩惱沒有那五斗米的,甚至想辦法去張羅來貼補的,常常都是那個管錢的人;在運氣不好的狀況下,「管錢」兩個字會從單純的財務管理,無限上綱地變成一個家庭裡所有的經濟責任。

結婚後,老爺是我們這個小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幸運的是依我們的價值觀,這份薪水是足夠過日子的,有錢管;但我不想變成是我在管,我不想老爺每個月底或每個年底或每個要花錢的時候,詰問我:「錢花到哪裡去了?!」於是,我決定……記帳!口說無憑,讓數字說話,記帳是必要的。不但要記帳,還要讓帳務資訊化。

資訊化無關於電腦,以紙筆完成的帳冊也可以是資訊化的!我們都知道沒整理過的叫「資料」,資料經過整理讓人一目瞭然的叫「資訊」。流水帳就是一種原始資料,一翻開,你只能見樹不見林地看到「X年X月X日 牛奶 $120「X年X月X日 加油 $1167」,還是搞不清楚錢花哪裡去了。

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反過來說要讓帳務資訊化其實也就像是交報表給老闆一樣,首先得摸清楚老闆想知道的是什麼,或許是「第三季各個BU的銷售狀況」,或許是「XX產品的sales trend」,摸清楚了再進系統把數字「撈」出來。

讓帳務資訊化的第一步就是釐清自己想從每一天瑣碎的生活開銷裡得到什麼樣的訊息。從最基本的「每個月食、衣、住、行、育、樂的開銷」,到「為了讓自己維持美麗,每個月投資了多少錢在做臉、護髮「為了走在資訊潮流的尖端,一年要花多少錢在各式各樣的3C產品」因生活型態的不同,每個人對帳務所能提供的資訊需求也大不相同。


釐清資訊需求之後,接下來要把生活中所有的開銷歸類組織,使其變成一個由各層級會計科目所組成的結構來呈現財務資訊。結構裡各階層的展開程度或會計科目都要有一套自己的分類定義。有些家戶純粹外食,結構裡很簡單就一層「食」,有些家戶除了必然的外食還會自己煮,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的比例外食多少的比例自己煮,就得在「食」的層級之下另分「外食」和「自己煮」;有些人肯花錢投資自己、打扮自己,單一「衣」的層級,不足以忠實反映重大的開銷細節,於是就得在「衣」的層級下再細分子項如:「衣服」「包」「鞋」等。會計科目和結構階層設計是很個人化的,但也只有這樣的個人化,才會讓帳務貼近生活,帳才記得久。

以賴府life的帳務結構為例:
  • 變動開銷:經常發生甚至是每天都發生的開銷
      • 外食:外面買外面吃或外面買帶回來吃的。
      • 自己煮:正餐的食材、油、醬油、調味料,或者需經自己加熱的冷凍食品、微波食品
      • 零食:牛奶、水果、咖啡、糖果餅乾之類的垃圾食物,凡不在外食或正餐之屬者
      • 己身:剪頭髮、做臉、做指甲,不過在賴府life只發生第一項。
      • 身外之物:衣服、乳液等穿載或用在身上的東西
    • 日用品
      • 耐久財:小至杯盤刀叉,大至各式家電,凡是沒有預期使用壽命者。
      • 消耗品:衛生紙、紙巾、牙膏、牙刷、毛巾、淨水器濾心、尿布、文具等。
      • 大眾運輸:公車、捷運、計程車
      • 自用車:油錢、停車費、燃料稅、牌照稅、自用車修繕或購置
    • 交際:與人的交際如聚餐、紅包;與神鬼的交際如緣金、普渡費用等。
    • 育樂:旅遊、書、玩具、進修、考試
    • 寵物:一切蔡小虎所需
  • 固定開銷:一個月來一次帳單
      • 住屋成本:房貸、房屋稅、土地稅、火險
      • 管理費
      • 瓦斯
    • 通信
      • 市內電話(網路)
      • 每個成員的行動電話
    • 保險
      • 依家中成員區分該階層項目
    • 奉養金
    • 公益金
要想持之以恆地記帳,記帳的動作就得簡單。把帳務結構設計成一個月一張A4的表格,貼在冰箱或門口,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隨手就記。
以賴府life為例,因為版面不足以把所有資料塞進同一個表格裡,所以只以經常發生的「變動開銷」為欄位,以一個月三十一天外加「小計」「總計」為列;另將「固定開銷」在一旁做成簡表。
記帳,最困難在帳務的分析規劃和記帳表格的設計,萬事起頭難,這些做好,剩下的就只是每天老老實實地將開銷依當初會計科目的定義分別填入表格,月底加總,就知道錢花到哪去了。
如果說定期量血壓、健康檢查是偵測、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那麼每天記帳就是在讓自己的財務具體化、量化的呈現;醫師在進行任何醫療動作之前,須要對病人的身體狀況有相當掌握,才能有充足的證據支持自己的診斷,相同地覺得自己財務狀況有任何問題時,你第一個需要的是長期的帳本。
有人說:「哪用得著什麼帳本,我大概就這兒花多少錢、那兒花了多少錢這樣而已。」事實上,這樣的「大概法」很容易被唬弄--被自己唬弄,人是會自我欺騙的動物,感覺每個月只花五千塊置裝,真真切切地把每一筆置裝的支出白紙黑字記下來後,再結算,可能花了一萬塊不只。
就像量血壓和健康檢查旨在於取得反應身體狀況的數據,量血壓和健康檢查的動作不具治療功效;記帳不是萬能,本來入不敷出的,不可能單純只因記帳而變得月有結餘,記帳的目的只是要讓財務狀況數據化且可靠地揭露出來。
財務狀況有問題,原因千百種,人人不同;對於有問題的財務狀況,一部長期帳本能提供的只是真實反應現狀的數據,要想改善財務問題需要的往往是生活型態的根本改變,絕不是記了帳就行。

記帳本身或記帳與否無關乎財務狀況好壞。
財務有問題,要記帳;財務健全,也要記帳。是誰說有病了才該定期量血壓、健康檢查?
長期記錄下來的帳本本身可以看作是一部以金錢角度撰寫的生活史。透過不同時期的帳目比對,生活裡的變化可以化約為數字,讓人更加了解日子是怎麼過的。
沒孩子之前,被前輩、被網路給洗腦「養孩子要花很多錢」,但大多就只告訴你「很多很多」,少數算出了個嚇死人的天文數字。我記了帳,從懷孕起的產檢、營養補給品,到生產時的醫療費、坐月子的花費,乃至於兩個孩子養育到快四歲和快兩歲的所有開銷、醫療、保險等,我可以精準地告訴你我花了61萬,不能說是小錢,但絕對不是之前耳聞的「很多很多錢」。
剛開始記帳時,賴府life「吃」的花費約佔總支出的14~15%,決定要對自己友善、對土地友善,轉而能買有機就買有機後,「吃」的花費約佔總支出的18~19%,多出了約4%。不記帳,光看標價,我覺得有機東西貴得讓我吃不起;記了帳,我才知道事實上我花得起「吃有機」的成本。
記帳不只是一種過日子的務實,更是一種過日子的浪漫。從結婚賴府life開始後,不知不覺記帳記了快四年,一個月一張的記帳表竟也有了厚度。小時候,看著阿嬤把歲月具像成一大落、一大落經年的、泛黃的水、電、瓦斯繳費單;現在,換我用記帳單編織出屬於賴府life的生活紋理。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為賴肥記錄--語言發展(八)32M

130927/32M
  • 電報式語言階段(最長三個字串),雙字辭,並新增許多形容詞性或副詞性的單字辭/句。依語言種類的掌握程度:閩南語>英語>國語>西班牙語。
  • 閩南語使用狀況:
    • 電報式語言,e.g.「你的手套走去哪?」這句幾乎已經是成熟語言了。
    • 雙字詞,e.g.「有+卵仁」,當阿姆給不吃蛋黃的大噗一顆完整的水煮蛋時,大噗如是回答阿姆。
    • 豐富的形容詞性或副詞性的單字辭/句,e.g.「太小雙」,當媽媽鞋子穿不進去的時候,大噗的評論「嘸共款」,大噗要吃原味的米苔目,媽媽卻給了加料版時,大噗抗議「丁落來」,媽媽餵小噗泥狀副食品,餵到從小噗嘴邊滴下來時,大噗的形容「真正嘸」遍尋不著玩具時「笑成這樣」形容小噗燦爛的笑「別睬伊」當爸爸喝醉,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要親專心看卡通中的大噗,大噗哭著如是喊。
  • 英語使用狀況:
    • 電報式語言的演進:「How manyHow many + XXXHow many +XXX('s + are) + there」,缺乏複數形「's」,也缺乏複數動詞「are」,且「XXX」中英間雜,常可聽到「How many there」這種句子。
    • 雙字詞,e.g.「小噗eat(s)pig('s) tail」。
    • 單字詞/句,e.g.are you okeyI'm sorrythank you very muchthis muchwhat's thatwhere are you」,看起來全是句子,使用的語境也都正確,但其實是當單字句在使用。
    • 第一階段的否定語法,e.g.no there
  • 國語使用狀況:「開動」,哪來的?誰教的?應該是哥哥姐姐吧?
  • 西班牙語使用狀況:「AdiósHasta la proximaDónde esta
  • 對於所處語境的語音(閩南語、英語、國語、西班牙語)有一定的熟悉度,模仿能力越來越好,比如什麼「麥當勞都是為你」第一次聽到廣告,就模仿得很清楚,本來「便甘」進步成「變形金鋼」。應該拿一些童謠唸歌或五言七言在等公車、等爸爸之類的idle時間裡給大噗唸一唸。
  • 雖然語音熟悉度和模仿能力有一定程度,但發音的掌握仍有不成熟之處。
    • 總是吃掉某些無聲子音或把它們發成有聲,e.g.small(s)mall」。
    • /f/發不出來變成/h/e.g.fourhor「氟錠」「喉錠」「賴禹帆」「賴禹環」。聽得懂還好,有時候真的是……有天大噗跟媽媽說:「媽媽kohi」,什麼?鱷魚(閩)嗎?哪來什麼鱷魚?!說了幾次,媽媽都不懂之後,於是大噗又說:「媽媽gabi」。靠!這下終於懂了,原來是大噗吃早餐配鮮奶,要媽媽也舉杯一起喝口咖啡……還好大噗還知道「這溪釣嘸,別溪釣」換一種語言溝通。
  • 語言種類錯雜使用的現象持續中,但符合語言邏輯,可知對詞性的掌握是正確的。
  • 人稱代名字「我」和「你」:「我」的使用還是比「你」好,「你」終於在這個月第一次很明確、很正確地使用出來了。

(此段記錄於130928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不然還誰的?

平常老爺上班時,如果我要出門,一定是買一大送二小,一個牽、一個揹。
這樣的陣仗,十次有九次,歐巴桑上前來搭訕:「唉唷!怎麼這麼可愛!都自己的嗎?」
每次我都笑笑地回答:「欵,是啊!自己的。」
其實心裡很X!

不然還誰的?難道我就這麼像為了補貼家用幫人帶小孩的歐巴桑嗎?!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廖鴻基 《討海人》和《尋找一座島嶼》

連著看了廖鴻基的《討海人》和《尋找一座島嶼》,覺得他的海洋書寫實在好看,但他的文筆真是蹧蹋了那麼棒的故事,通篇修辭只有白描和比喻兩種,到處都是「像」「如」等字眼,很膩!好些段落讓我有股直接幫他改寫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