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鷺baby的媽媽長什麼樣子?
東西為什麼會浮起來?
這是大噗最近的兩個問題。
剛好這陣子因為有「可能」在家自學的需要,在大量閱讀、爬梳資料時,循著線摸到了「自主學習」這個關鍵字,於是把「教」大噗的過程、心得記錄下來,當作是實務佐證,留下日後備用。
夜鷺baby的媽媽長什麼樣子?
|
151017基金一路麥當勞與武嶺街之間大武崙溪 夜鷺 亞成鳥 |
帶著大、小噗到情人湖找青剛櫟的那天,下山到公車站時,我們在旁邊的大武崙溪看見正準備要抓魚的夜鷺亞成鳥,當下的觀察重點在「抓魚」,我只是大概提了一下那隻夜鷺還是baby,隔了幾天,臨睡前,大噗問我:「那夜鷺baby的媽媽長什麼樣子?」
第二天,我帶著兩隻噗在google上面找答案,除了分別成鳥與亞成鳥的體色之外,還附帶番外篇地看了「繁殖羽」。至今,我們還沒再到野外、再遇上任何一隻夜鷺,但後來在讀其他的書籍時,大噗看到了白色的小海豹,他說:「小海豹跟夜鷺一樣,baby和媽媽長得不太一樣。」
|
150201大湖公園 夜鷺 成鳥 有繁殖飾羽 |
東西為什麼會浮起來?
凡小孩,沒有不玩洗澡玩具的,大噗就在某天洗澡時玩著他的小鴨(浮)、小魚(沈)時,突然有此一問。我說:「好,我們一起來找答案。」
我當然知道──或浮或沈,關係著密度。密度的兩個變項,體積和重量。密度比水大者,沈;密度比水小者,浮。大噗的問題其實答案不過就是這樣一句話,但我不打算把這句話「教」給大噗,我們要一起去找答案。
1.
我們先是坐公車到圖書館借了《魔法校車──東浮西沈The Magic School Bus Ups and Downs》。
2.
我們找東西丟進水裡做實驗,在實驗之前,我們先做預測,在實驗中記錄下實驗結果,之後比對預測與事實。當然實驗對象除了隨機拿的蘋果、橘子之外,其他都是我設計過的,只是即便大人如我的經驗判斷,也無法做到100%準確的預測,比如那個#3的綠色塑膠湯匙,原以為它會浮,我是設計拿它來做#4不鏽鋼湯匙的對比的,想不到它竟沈了。
3. 引導著大噗討論我們丟進水裡的東西,是大、是小,是重、是輕。為什麼有些東西明明一樣大,比如#5和#6兩顆球,卻一浮一沈?為什麼有些東西明明差不多重,比如#7的乳液罐和#8的便當盒(甚至#8的便當盒還重一點),卻一沈一浮?
4.
閱讀《魔法校車──東浮西沈The Magic School Bus Ups and Downs》
因為大噗還沒五歲,書面形式的報告還離他太遙遠,所以我口頭問答和實做,讓大噗做答案的歸結、應用。
口頭問答:
1.
要讓東西浮起來的兩大絕招?增加重量、變小。
2.
要讓東西沈下去的兩大絕招?減少重量、變大。
啊,這不就是密度了嘛!
實做:
1.
要怎麼讓本來會沈下去的#7乳液罐浮起來?要怎麼讓本來會浮起來的#8便當盒沈下去?把#7的乳液罐裝進有空氣的塑膠袋裡;把#8的便當盒裡裝水。
|
因裝水而下沈的#8便當盒 |
2.
秤出兩坨等重的麵糰,想辦法讓一坨浮起來、一坨沈下去。
關於
自主學習的學習過程,有很多詳盡的論述,自認我也一直是個自主學習者,我發現我的自主學習過程,就只有簡單三步,我想把這樣的經驗以共同參與的方式移植到大、小噗的身上,更直白地講,我希望大、小噗能學到他們的媽媽──我受用一輩子的學習方法。三步:
1. 因好奇、因需要,產生問題:孩子的好奇是最好的hook。文學創作裡有的名詞叫「hook」,就如其字面意義「鉤子」一樣,不過這個鉤是用來吊讀者胃口,讓人想往下讀下去的一種創作技巧。基於「你應該要知道,所以我教給你」,永遠比不上「我想知道……」;因為好奇、因為需要所產生的學習動機,其威力遠遠大於傳統的「我教(塞)給你,你給我學(吞)起(下)來(去)」。孩子的好奇是最最珍貴的hook。
2. 找答案:在這個世界上,問題有兩種,一種是「截至目前為止」有標準答案的,比如數學、物理的定理;一種是依個人邏輯、認知、價值、信念等而各有不同的開放式答案。兩隻噗在大到一定程度之前,他們的問題大多都屬於前者,但面對孩子的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不見得就得用「教」的,尤其是在我真正想「教」給他們的不是那個標準答案(這種答案google拜一下就有了,教屁),而是「如何找答案」。就以教「如何找答案」這件事來說,有標準答案的那種問題,反而「教案」的設計顯得容易,因為有標準答案的限縮,整個「找答案」的過程從資料搜羅、閱讀、實驗、觀察、討論、分析、歸納等,都是在一定的邊際之內做收斂,是以「教案」的設計可以很精準、很明確。在熟悉了各種「找答案」的方法與過程之後,再深化「找答案」的能力,為人生的各種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求解,甚至去挑戰那些「截至目前為止」已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3. 把答案整理、歸結、應用、再創造:這一步,兩個作用:一是做為自我評量、二是為了溝通、自我表達。有一說,當你能論述、能教人時,大概學得也不會太差;作為一個學生,考試和報告/論文有什麼不同?要生出一篇報告/論文,整個立論的邏輯演繹必然是通的、是深刻的,但很多旁枝末節,可能自己在報告/論文裡也提了,但還是會忘,不過那些東西就依附在自己的邏輯架構裡,真要再用到,查就有了;考試則是把一門知識學問碎屍萬段(不這麼做,怎麼變成選擇題、填充題),沒學透、沒讀通,只要記得住,一樣有高分。再說做為溝通與自我表達的作用,當然都會很多時候人為了一個問題而找答案,純粹只為「自爽」,或為滿足好奇,或為自己的決定、行動找到佐證、找到立論基礎、找到方法,無所謂什麼整理、歸結、應用、再創造,但更多的時候,找答案不只關於自己,可能關係著一群人,一群和你合作共事的人,一群賞你一口飯吃的人(比如老闆、客戶),這時候怎麼把你找到的答案整理、歸結、應用、再創造(因應不用的需求,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讓那群人買單)就變得很重要,有時甚至比「找答案」還重要,在還講求「曖曖內含光」的年代都還會為「錦衣夜行」而惋惜了,更何況我們生在這個「每個人都有十五分鐘的成名機會」的年代。把答案整理、歸結、應用、再創造很重要,但以大噗的年紀,我目前就採取口頭問答和實做的方式來實踐。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 By Andy Warh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