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的人多也玩攝影,一開始總因為山上的風景很美,但十幾年來山下看照片、放幻燈片時,大家的目光和討論的焦點總是在照片裡的人而不是美麗的風景。
當年上山拍風景,想拍得好,一要能揹,機身、腳架、一顆標準鏡頭、一顆拍風景的廣角、一顆拍花草蟲魚的macro,再加一堆偏光鏡等等的小東西,沒有十公斤嗎?二是要有錢,在那個底片機的年代,每一聲咔喳都是金錢的流逝;三要有閒,等天氣、等光線、等季節遞嬗景緻變換,一年有一半的時間要耗在山上。真的能揹、有錢、有閒了,包圍一下,萬中選一總有佳作,但又怎麼樣?拍到頂了,也不過是一張明信片,美則美矣,然後呢?
不是說風景照片不好,畢竟拍得好也不容易,但條件就是條件,不考慮成本,沒有不能到位的條件,再美、再好的風景照也不及與友同行山林的回憶來得珍貴,人說佛前求五百年,都不見得能得到一回眸,試想要如何地因緣俱足才能成就今日的回憶?
國小同學W說:「拍照是將重要記憶『製作成標本』的一種工具罷了。」我真是再同意也不過了,影像和文字只是一種載體,擷取我們生命的瞬間,讓吉光片羽化成可以再三回味的永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