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自學的最佳契機

在看到這篇貼文(貼文裡的連結〈The Case for Teaching Ignorance〉)之前一天剛巧發生了一件事,賴大噗問我「Stingray是不是一種鯊魚?」我想著魟魚跟鯊魚長相差那麼多,應該不是吧!但又不知道哪裡覺得怪怪的,還好這一點點遲疑讓我做出了對的反應──不告訴賴大噗我以為的「正確答案」,我說:「我們來查一查。」
我在google上打出「stingray和shark」兩個關鍵字,不查還好,一查嚇一跳,原來牠們兩個之間還真有那麼一點關係,在wikipedia的stingray條目上,開宗明義是這麼寫的──「Stingrays are a group of rays, which are cartilaginous fish related to sharks.」大致讀了一下,意思大概就是軟骨魚(就是沒有耳石otolith的那種)主要就分鯊魚和魟魚這兩大類,所以針對賴大噗的那個問題答案應該是「Stingray不是一種鯊魚,但Stingray是鯊魚的親戚。」我是沒跟賴大噗宣讀我歸結出來的答案,我只帶著他讀了資料,然後他生出更多的問題「恐龍會抓鯊魚來吃嗎?」啊……史前時代不是只有腔棘魚嗎?腔棘魚是肉鰭魚,連鰭上都有骨頭了,一定跟軟骨的鯊魚沒關係……我的腦袋裡接著的冒出一個又一個不太能肯定的推論,這個問題要比「Stingray是不是一種鯊魚」還要來得更沒有把握,當然我又拜了google大神,輸入「shark和evolution」關鍵字,馬上就查到鯊魚是420 million年前出現,而陪公子斷斷續續讀了一年多的恐龍,「恐龍在65 million年前絕種」早已built-in在我的腦袋裡,所以結論又出來了,「恐龍是有可能抓得到鯊魚的」,如果恐龍想抓的話……這整個過程就像文中所說的「The more we know, the more we can ask. Questions don’t give way to answers so much as the two proliferate together. Answers breed questions. Curiosity isn’t merely a static disposition but rather a passion of the mind that is ceaselessly earned and nurtured.」。
或許我可能讀過或看過什麼Discovery或National Geography的文章或影片,才會讓我有那麼一點點遲疑,還好我沒那麼的有把握,還好我沒「給熬」,真是慶幸。
我在想「自學」不是去不去學校上學的問題,去不去學校都要「自主學習」,我是媽媽不是老師,我不教知識(腹笥甚窘,沒東西可教,反正所有東西雲端google一下就有了,也不用放在自己的肚子裡),我只傳承我的態度,一次一次對噗們演示當我碰到問題時我怎麼做。
做媽媽我的無知(而且很大方地承認自己無知)和噗們的好奇,這兩者是自學的最佳契機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