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7/30M
- 在語言種類上,閩南語是主要語言,聽、說的使用頻率最高,掌握度也最好,但所謂最好,也還只跨入電報式語言的階段而已;其次是英文,理解程度略遜於閩南語,且因語言使用對象僅限媽媽,所以說的也少,仍處於單字詞階段,尚未出現電報式語言;最後是國語,接觸時間最少,偶有單字詞的使用,但因語言刺激來源多為堂哥、堂姐,學得很快,每次和哥哥、姐姐相處後,就會發現大噗有新的國語詞彙。
- 語言程度已足以做粗淺的溝通,也開始掌握語言一來一往的特質,有意義的問答越來越多。會問:「這啥?(閩)」、「好嗎?(閩)」等;會回答:「有(閩)」、「嘸(閩)」、「YES」、「不要(國)」、「免(閩)」等。
- 有些字義認知混淆。月初時只會講「嘸(閩)」表示沒有,或許是還沒將「有」建立在腦袋的字庫裡,對於答案明明是肯定的問句,還是一概回答「嘸」。月初的時候,只會講「不要(國)」,後來突然全部以「免(閩,不用)」來表達所有的否定回答,尚未體會「不想要」與「不需要」之間精細的語義區別。
- 感知旁人情緒--閩南語裡說的「看知目色」,應該是一種人類的本能。大噗有一些理解不是來自於語言,比如,爸媽吵架,吵架的內容對大噗的認知程度還過於抽象,判斷大噗應該是聽不懂,雖然聽不懂,但大噗會用比一般說話更高的分貝說:「賣共啊!(不要再講了)」
- 大噗的語言使用和一般人一樣除了是描述這世界的工具,更是我這個做媽媽的窺探他腦袋世界的窗口。以一個兩歲半孩子所擁有的語言能力要描述他眼裡所看到的世界,豈是「不足」兩個字可以形容。但不足有不足的趣味。媽媽得了乳腺炎,手擠膿奶,健康的乳腺射出一道很遠的乳注,大噗看到了,很興奮:「ㄋㄟㄋㄟ放尿(閩,尿尿)!ㄋㄟㄋㄟ放尿!」真妙的形容,不甚正確,但很傳神!
(此段記錄於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