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賴肥的語言習得

把自己對語言運用情況想了一下。國語聽、說、讀、寫俱佳,可雅可俗,最是嫺熟;閩南語雖難以讀、寫,但口語上的聽、說能力幾乎等同國語;至於英語,比較起中文,只在及格邊緣,讀、寫勉強低空飛過,聽、說的部分鐵定見紅,再說到西班牙文就更不堪了,連半瓶水都算不上,只剩瓶子上「西班牙文系畢業」的標籤令人尷尬地兀自響噹噹。
做父母的永遠希望孩子超越自己。我承認我對賴肥的語言學習意見很多。
國語是我最不擔心的,因為在賴肥可預期的成長環境裡,它是絕對強勢的語言,只要賴肥養成閱讀的習慣,不怕學不好。
西班牙文是最不經心的,因為媽媽能力有限,只有幾本童書繪本點綴一下,聊備一格,就當是接受不同語音系統的刺激。
閩南語則是半刻意地變成我們的日常生活用語。我覺得「語言習得」這件事,最關鍵的因素是環境。太過強勢的國語環境,一傅眾咻,單靠幼稚園裡幾首童謠、幾首古詩吟誦或是國小鄉土教材裡的幾篇課文來救亡圖存,那閩南語遲早要死絕。閩南語因為本身書面語的形式較少,無法大量出現在童書、繪本裡,想要賴肥擁有掌握閩南語的能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做爸媽的自己慣於使用,讓它生意盎然地出現在每日的賴府life裡,。
英語,說老實話,我最重視。撇開國族情感不談,語言是人際溝通的介質、是知識傳遞的載體,以工具論,語言確實有價值高低的不同,英語是我認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語言。不論是哪一個語言族群,要想有效對世界發聲自述,第一選擇都會是英文。當然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口眾多,有需求就會有翻譯,但是再好的翻譯都不能免於對原始文本的過濾與篩揀。在以口語為主的人際溝通上,翻譯雖然能取得相對精確的語言資訊,但許多溢於言表的細微徵引也隨之亡迭;在以書面語的知識傳遞上,翻譯能做到的已經相當信實,但什麼樣的文本有人翻譯、什麼樣的文本乏人問津,卻是由風行潮流甚至更糟糕地由政治經濟集合體的國家機器所宰制。我相信人不管用什麼方法,都看不透世界百分之百的原貌、全貌,但透過原文所看到的應該比透過翻譯的要來得逼真吧!就算原文非英文,還是可以由英文翻譯擴大翻譯文本的聯集,以補中文翻譯單一篩濾所產生的不足。在賴肥的中文沒有理由不好也由不得他不好的前提下,我自然希望賴肥能夠很有才情地精通多種語言,如果不能,那至少要能好好掌握英文,但很重視不代表要很用力。
說來好玩,關於賴肥的英文,和我做過最多討論的竟然是無孔不入的書商業務,除了一般電話行銷之外,他們還會出沒在任何家有學齡前幼兒媽媽可能會去的場所,比如醫院的健兒門診、科教館賣店攤位、婦幼用品展。我是全職媽媽,自己一個人帶賴肥,孕期貪圖廠商小贈品在外面留了很多資料,所以碰到的書商業務不可謂不多,但我終究沒有為賴肥選購任何英語「教材」。通常這類學齡前幼兒英語教材所費不貲,動輒上萬,教材的內容一般都包含了紙本的教本、影音光碟、功能很炫的多媒體教具(比如什麼光學筆之類的東西),搞這麼多花招說什麼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孩子無時無刻浸淫在英語的環境裡」,講白了,不賣你那麼多東西,怎麼有辦法叫你掏出那麼多的錢?
聽過最離譜的,一套教材要價近二十萬,那個業務跟我說,他們家的東西包山包海,除了普通別人家有的之外,還有一整櫃輔助用的教具、玩具,最後連怎麼收納都幫你想好了--連櫃子一併「送」給你。我以價錢做為理由拒絕他,開什麼玩笑!我家隔壁戶連車位才成交兩百萬,一套教材賣我二十萬?當然業務不是當假的,對於價錢他自然有一套話術,除了分期付款(還有息)之外,他還分析:他們家的東西要什麼有什麼,二十萬花下去,繪本、童書、玩具錢都省下來了,所以很划算。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一個小孩學齡前六年的時間裡,幼稚園學費之外教育費只花二十萬,好像也不多。但仔細想想,什麼鬼!生態平衡、永續的基礎在於生物的多樣性,人類文明的珍貴在於文化的多樣性,身體健康的關鍵在於攝食種類的多樣性,為什麼我在賴肥正要認識這世界的時候,只給了他一套教材?
拒絕書商業務的另一個常用理由:「我自己教。」書商業務總是很委婉地說:「哇!那妳英文程度一定很好,但我們畢竟土生土長於台灣,再好的英文還是有口音,只有透過純正的發音,孩子才能學得漂亮的英文。」這話正確得讓我無法反駁,但卻是一種詭辨。口音源自於環境,除非像《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裡的Eliza一樣經過特殊矯正,否則天生天成,是以口音可以是一種標籤,而且這種口音不同的現象存在於任何語言,即便是中文,以為中文是母語就沒有所謂口音問題嗎?那為什麼你輕易地可以分辨出這是「台中腔國語」、那是「外省國語」?眷村長大的搞不好還聽得出「山東國語」「湖南國語」「四川國語」的差別呢!因為這套教材不可能是賴肥語言習得過程中唯一的語音刺激來源,所以這套材絕對不是一口漂亮英文的保證。再說在現在全球化的環境裡,我認為流利的溝通遠比漂亮的口音來得重要。曾經在一個工作場域裡,兩個老闆裡,一個是台灣人,一個是東德人,工作團隊裡有來自新加坡、以色列、印度、中國的工程師,這群人的英文口音個個不同,沒一個漂亮,但卻能順暢地一起工作。口音是帶有社會意義的,或許在上層社會裡口音的重要性一如品味,但對於命定是中間階層的我們來說,嘰哩呱啦、劈哩啪啦的SinglishIndian Englsih遠強過坑坑疤疤、辭不答意的news anchor accent
賴肥在這個年紀應該著重的是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而不是語言學習(language learning)。語言習得是有機且複雜的,深深仰賴背景環境所提供的基礎,必須而且也只能是耳濡目染的。任何的語言「教材」,加之越劣,只會壞了胃口。
對於賴肥的英文,我對書商說我要自己教,事實上是「教」不得的,我所做的就是儘量地跟他說話、一起讀書而已。
我不是語言學家,我只是賴肥的媽媽,我相信只要用我認為最自然的方式花時間陪他玩,讓他跟著我一起過日子,就能「教」給他我所擁有的東西,不只是語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