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半瓶水--蒙特梭利之我見

我對蒙特梭利教育系統的理解:
以兒童為本,強烈以兒童為主體性的一種教養觀。

基礎設施

當年蒙特梭利辦的學校叫做「兒童之家」,光從這個名字,太概可以知道在硬體上最好就根本是個「小人國」,什麼東西都為小人而設。不只是我們那時代幼稚園有的那種小馬桶,曾經我參觀一家蒙特梭利幼稚園,那樓梯我這個大人怎麼走怎麼不順,細看原來樓梯的階高也是為小人設計,當下大感訝異,樓梯耶,那可是建物起造時就已經開始體貼小人了。

教具

再說硬體中最為人所樂道的教具部分。既是一種強調兒童主體系的教育理念,其教具設計當然也要能讓小人在最少的外在介入(就是所謂教學或指導)下完成自我學習。我常覺得蒙特梭利的教具像是利用電腦硬體上常見的防呆設計--插頭和插孔同一顏色,記憶體模組上的凹洞形狀只特定方向時才安裝才能相符插入--來讓小人理解一些很基本,基本到我們大人以為理所當然(所以才叫「防呆」)的概念,比如長短、大小、輕重、顏色、形狀、數量等。一個蘿蔔,一個坑,弄錯了,不用旁人指點,小人自己就會覺得怪怪的,然後繼續嚐試錯誤,直到弄對。蒙特梭利的教育有五大面向:數學、感官、生活常規及自理能力、語文、文化。我覺得蒙特梭物的教具對於數學這種相對較抽像的概念的具像化是很有幫助的,但在其他四方面,不是說蒙特梭利的教具不好,而是我認為有更好的方式。比如我帶著大噗煮飯,他要幫忙,讓他打蛋,沾到蛋液,食指跟大拇指在那裡搓著玩,我告訴他那叫滑滑的;飯煮好了,大噗要拿碗筷;吃飯時,儘量自己吃,有時還給阿爸倒比魯;要出門了,試著自己換穿衣服。這個過程,我相信會比教室裡什麼感官類、生活常規及自理能力類的教具來得好。再說語文和文化這兩方面,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閱讀和「用腳閱讀」--旅行,旅行不用遠,每天在社區裡散步,每天看到的東西就夠大噗問,也夠我講了。如果能夠自己帶小孩,我覺得大概需要用上教具的就只有數學,其他的部分在帶著孩一起的生活裡就足以提供孩子足夠的學習材料,而且是比教具更好的方式。

老師及其「工作」精神

硬體說完,說軟體。我覺得軟體的師資才是蒙特梭利教育的關鍵,人說:「畫虎畫皮難畫骨。」師資就是虎骨,沒有好的老師,一座空有蒙特梭利教具的小人國,根本就是一隻虎斑貓。都說蒙特梭利是以兒童為主體性的教育方式,上上之「教」就是「不教」,那蒙特梭利的老師幹麼?
觀察引導:我想蒙特梭利的老師最常做的事應該是在觀察,觀察小人們身、心處在什麼樣的階段,對什麼感到好奇,然後才順勢引導,推薦一下小人合適的學習活動。然後再繼續觀察小們的活動狀況。
管制序:小人都是野獸,再明確的群體相處規則或場地規則,也常有打破的時候,老師要跳出來伸張正義,落實規則。
最後裁量:小人有主體性,但小人終究是小人,小人可以感知冷熱,可以決定穿多穿少,但小人偶有太離譜的時候,比如十度低溫不穿外套就要出門,這時就需要大人跳出來做最後裁量--穿上外套。
其實施行蒙特梭利教育的老師或家長,是一種儘量「不施為」的「施為者」,其「施為」多在「內心戲」,要用很多的力氣,去相信小人自有其內在的能力,要忍得住「好為人師」的衝動,就算要介入,也常在何時介入、介入多深的分寸之間,一刻不停的拿捏斟酌著。比起一般幼托,蒙特梭利的老師好像做的不多,但我以為「不施為」難多了。
蒙特梭利將小人們的學習活動稱之為「工作」,只要遵守群體規則、場地規則,小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他所喜歡的「工作」,小人們可以自己決定要操作多久,總之做到小人們心滿意足為止。我很喜歡「工作」這樣的說法,對小人們來說,學習本來就是他們的「工作」,讓他們把學習當作一件自己該做的工作,自己挑、自己做、做到自己覺得夠了。如此以小人為主體性的教育養一定能養出 self-driven的人。

不過小人千千百百種。我也聽過有小孩接受了兩年的蒙特梭利教育,一直狀況外,不開心、感到挫折,最後大班轉到那種加盟幼幼台選、會帶唱遊的幼稚園後,小小的人生才突然變成彩色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