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為賴肥記錄--語言發展(一)10M~21M

初版位於121213,此為2013年之增補
為賴肥記錄--語言發展
一直很有毅力地在幫孩子的成長做紀錄,初衷是為了要給二、三十年後面對空巢期的我和賴老爺留點回憶,等有一天我和賴老爺連紀錄都看不清楚的時候,再留給可能已經有了孩子的賴肥兄弟,讓他們看看自己小時候的樣子。記到現在一年十個多月了,我才發現這種留用回憶錄資料式的片段紀錄,其當下的效益不會小於在、三十年後翻閱時的浪漫、感動。老爺和少爺都睡了的夜裡,我卻像個人類學家般孜孜矻矻地挑燈寫著田野筆記,很累,但這讓我對賴肥的成長保有敏感度,不會因為長時間零距離的相處,而視而不見賴肥每天每日的小小做功進展;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照顧孩子大部份時候都是瑣碎之事,很難成為清楚的長期記憶,但是這種詳實的每日紀錄卻幫我記住了可以留為後事之師」的小事,尤其是孩子小病小痛時的病程紀錄。
除了成長點滴的紀錄,我還做了語言發展紀錄。不同於成長點滴的紀錄,語言發展紀錄單純是出於我對幼兒「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過程的好奇。在賴肥之前,我接觸最多的幼兒是蔡妹妹的大兒子紘,我一直深刻地記著一件事:我載著紘(忘了當時幾歲)去加水站提水,他楞看著和加油站油槍長得一模一樣的加水槍不斷地有水流進水桶裡,好一會兒之後突然說了兩個字,「加水」,我心頭一凜,先知「加油」一詞,經由內化的規則運作,自然而然說出「加水」,眼前不就是linguistic productivity(語言衍生性)的最佳演示嗎?自己有了賴肥之後,我怎麼放過這個第一手觀察記錄的機會?
我很清楚語言習得是一種不斷和環境互動的有機過程,即便是語言學家來也很難百分之百毫無遺漏地記錄完整,而且我的觀察對象就單一一個賴肥,就算我的紀錄再怎麼鉅細靡遺,也會因為無法排除個體差異性而失去學術的嚴謹,所以做這紀錄的目的打從一開始就不是要「做學問」用的,單純就是一個對語言學有興趣的媽媽為自己孩子語言習得過程所做的觀察紀錄。
照一般說法,賴肥是個「憨慢說話」的孩子,當一般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十個月、十一個月大,滿口「爸爸」「媽媽」地叫時,賴肥只會「吚吚啊啊(babbling)」,遲到一歲兩個月大時,賴肥才終於脫離babbling的前語言階段,進入單字句階段(holophrastic),叫出一聲有意義的「爸爸」。(而且肥對這聲「爸爸」的意義認知可能不同於正常使用--父親這個人的稱呼,只能從肥的使用情境去猜測,在肥的腦袋裡「爸爸」與父親之間的意義指定已經建立,但「爸爸」一詞的認知可能是「爸爸陪我玩」、「爸爸起來」等意思,到底肥當下想表達的是什麼不得而知。)
一歲四個月時,肥能運用的還是只有一個「爸爸」,其他能確定理解的詞彙也不超過十個,大部份局限在媽媽對肥慣常說的話,比如:惜、咬咬、親一個、bye bye
一歲五個月大到一歲六個月大,還是多處在語音模仿階段,能理解或使用的詞彙不超過二十個,倒是詞彙範圍開始涉及對周遭環境的認知,比如:狗、屎、燙、腳、tunnel等,而且這認知通常是不精準的,處在很典型語意學裡的超擴展overextension狀態,這時賴肥所說的「狗」泛指眼見所及會移動但不是人的動物,四隻腳的貓是「狗」,兩隻腳的雞也是「狗」,動物園裡的紅毛猩猩也是「狗」。
一歲七個月大,字彙新增速率和模仿、理解、使用的比例如舊,但字彙範圍已少有單純和媽媽互動時才會用到的慣常語,幾乎完全是對周遭環境的認知了。
一歲八個月大,模仿、理解、使用的比例如舊,但字彙新增速率是一歲七個月大時的兩倍。
一歲九個月大,模仿、理解、使用的比例如舊,但字彙新增速率是一歲八個月大時的兩倍。
這份掛一漏萬的語言發展紀錄對語言學家來說是粗疏簡陋、沒有價值的,但身為賴肥的媽媽,這份紀錄迤邐而開展現在眼前的卻是我帶著賴肥一起看過的世界,字字句句點滴心頭,是無價的!


2 則留言:

  1. 語言發展的研究者提出的發展階段也是透過像你這樣的觀察,就像皮亞傑也不過是觀察自己的兩個小孩就能提出認知發展理論。佩服你的精神,但語言的產出,快慢不是唯一評斷標準,更不代表語言發展的結果。大雞慢啼,每個個體對自我的要求不同,或許你家的是希望講出來的話是完整的一整句。或許他會省略那些語言發展學家說的階段二三,直接從階段一跳到階段四...理論沒有絕對 (珮菁)

    回覆刪除
  2. 呵!不論語言發展或成長過程,我會能理論值做參考,但真的不在意快慢,我給賴肥這樣的環境,到目前為止賴肥的表現也都還在容許的差異裡,我就該尊重這差異,讓賴肥用自己的步伐長大。
    對賴肥我是放心的。

    回覆刪除